十二月是我校的藝術教育月,歲末年首,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教育活動,如元旦文藝匯演、班級聯歡、經典名畫欣賞、經典樂曲欣賞、紅歌比賽等,在形式各異的活動中提升同學們的審美意識和能力,培育同學們的積極品質,引導同學們熱愛藝術、熱愛生活、熱愛生命。12月20日,青年班主任李月影老師就“美育”話題發表精彩的國旗下講話,李老師的發言題目是“領會中華美育精神,厚植個人逐美情懷”,鼓勵同學們在美育實踐中學真知、求真諦,在創新創造中積累經驗、增長本領,成長為有目標更有信仰,有溫度更有情懷,有筋骨更有擔當的時代新人。
弘揚中華美育精神 展現東方神韻之美
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國家必定有自己的根脈,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民族必定有自己的靈魂。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,滋潤并推動中華文明向前發展,形成源遠流長的中華美育精神,成為中華民族根脈的組成部分。中華民族要強起來,中國人民要美起來,就必須大力弘揚中華美育精神,讓國人能夠在美的生活環境和美的社會氛圍中提升審美素養、陶冶高尚情操、塑造美好心靈、激發創新活力,成為有品位、有內涵、能創造的時代新人,才能使中華民族展現獨具東方神韻之美。
這些年來,我們國家經濟高速和高度發展,社會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。上世紀90年代,很多基層的學校沒有美術課,也沒有美術教師,現在包括美術在內的藝術課程設置和教師配備,都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。美育的根本是讓年輕人懂得美、陶冶心靈,通過美育讓青年學生取得全面發展,這也是立德樹人的基本要求。
精準把握美育工作著力點 積極探索美育工作新途徑
學校需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精準把握新時代美育工作的著力點,積極探索美育工作改革發展路徑,引導莘莘學子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、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、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、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,在求真向善尚美中,鑄就創新意識、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。
教師是學生成長發展的引路人,在審美教育中,教師需尊重學生在求真向善尚美中的主體性,既關注學生的學識養成,也關注學生的心靈潤澤。在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,善于引導學生感受生活之美、體驗生命之美,使其在感受和體驗美的過程中,樹立向上向美的人生態度,更加堅定理想信念,更能厚積奮斗力量,更勇面對挫折困苦。
同時,廣大學子也應厚植個人逐美情懷,積極參加原創校園歌曲、舞臺劇、舞蹈、影視、校園景觀設計等作品的展示與推廣,積極參與學生藝術節、藝術作品展、音樂賞析會、藝術大講堂等,提升自身審美素養。
李月影,中國農業大學碩士。教育格言:用教師的智慧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,努力使學生得法于課內,得益于課外。教育教學理念:每一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。我愿意把自己的熱情和愛化作一縷陽光,不斷提高自己人格的魅力,豐盈自己生命的底色,為孩子們成長提供甘甜的雨露和肥沃的土壤,使每一粒種子都能充滿勃勃的生機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