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敬的老師,親愛的同學們:
大家好,我是來自高一四班的馬景澈。今天我發言的主題是:遵規守紀,做文明的正中人。
從小到大,我們就一直被教育要遵守規則,遵守紀律。于是我們開始便思索,遵規守紀如此的重要,究竟是為什么?
于我,這關系到兩個層面。
在個人層面,遵規守紀是一個人人格修養的重要體現。試想,如果我們評價一個人“無組織無紀律,漠視規則”,這個人在我們心里會是一個怎樣的形象?自然,我們會認為他放肆妄為,驕橫無禮,甚至是無法無天。同時,一個人如果不遵守規則,他便一定會受到懲罰。“快活自在之人,必是畏懼法度之人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因此,唯有遵規守紀,才能使我們生活得快樂無憂,才能使我們樹立起陽光正面的形象。
在集體層面,規則與紀律是集體成員所共同遵守的,它反映出集體的共同愿景。我們每個人來到正中,心中都懷著一個對美好未來的夢想,期待著勤奮努力的生活,期待著爭先恐后的拼搏,認真刻苦的身影從清晨端坐到日落。可若不是每個人都如此遵規守紀呢?安靜專注的氛圍下,突兀地忽然出現幾聲嘈雜,那么我們是否還可以認真專注下去呢?很難,對不對?那么制造嘈雜的人,是不是就可以說損害了集體的共同利益了呢?有人說,在學校里,妨礙別人學習就等同于犯罪。由此可見,遵規守紀不僅是個人道德高下的量度,更是一個集體對其成員的共同要求。倘若不遵規守紀,就會有損集體的利益,也就必然會被集體所排斥而無法立足。
那么問題來了,我們怎樣才能更好地做到遵規守紀呢?
首先,我們必須懂得這樣做的意義,認識其重要性。對于我們并不認同的事,我們是不可能做好的,因此這一點就尤為重要。我也曾對規則紀律嗤之以鼻,認為這不過是無用的形式主義罷了,所以那時我并不認為違紀是一件多么大的事。但后來,我發現了在紛亂嘈雜的環境中認真學習是多么的難,于是逐漸意識到了紀律的重要,懂得了這是良好學習環境的前提。從那之后,我便能夠更加自覺地遵守紀律,違紀的情況也變得極少。
接下來,我們需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,真正做到“想他人之所想”。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考慮別人的感受,當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時,遵規守紀就會變得簡單。比如當我們在課堂上想要說話時,如果能夠考慮到別的同學都在認真聽講,說話會打擾到他們時,我們內心深處的良知就會自然地澆滅說話的念頭。
所以,遵規守紀還要求我們樹立底線意識,明確什么樣的事情是有違紀律,甚至是有損道德的。我們需要在心中畫出一道鮮明的紅線,清晰地界定出行為的邊界,并且不斷地警告自己不要去觸碰那道紅線。
行己有恥,青春有格。我們渴望譜寫華美的青春交響,那規則與紀律便是樂譜上的五線。正如音符只有落在五線譜上才能有其意義,我們也只有在紀律的規范下才能實現青春的價值。倘若音離其譜,人不守紀,則可能會落得樂章喑啞、青春荒蕪。
所以讓我們一起倡議:遵規守紀,做文明的正中人!
我的發言完畢,謝謝大家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