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,學校將每年的十一月份確定為“勤學教育月”,并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評選、競賽等活動,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,挖掘學生發展潛能。11月1日,學校利用升旗儀式時間專門開展了“勤學教育月”啟動儀式,邀請了高一8班班主任趙小雪以及三位卓越獎勤學獎學金獲得者,分別代表教師和學生發表精彩演講,全體師生參加了升旗儀式。
趙小雪老師演講的題目是“向時間要成績,做勤奮刻苦的表率”。“一寸光陰一寸金,寸金難買寸光陰”,趙老師首先引用了文學家、醫學家、軍事家、哲學家、美學家等對時間的解說和定義,強調了“時間就是我們的學習成績,就是我們的未來”,當前階段“我們必須勤奮刻苦,充分利用時間去完成學習任務”。
趙老師引用了毛主席的至理名言“與天斗,其樂無窮,與地斗,其樂無窮,與人斗,其樂無窮”,鼓勵同學們要學習毛主席樂于奮斗的精神,與時間賽跑,做勤奮刻苦的表率。
張佳妮同學談到“曇花用一年的默默醞釀,換來一夜的美麗綻放;蟬用四年的地下修煉,換來陽光下的自由放歌”,闡釋了汗水與成功的關系,指出了同學們身邊存在的“假性努力”的現象,號召同學們要清晰地認識自己的目標,朝向正確的方向耕耘努力,持之以恒,克服困難,實現自我的真正提升。
牛昊翔同學引用了思想家、哲學家柏拉圖關于“洞中人”的比喻,談到雖然學習是一個單調的過程,但更是脫胎換骨的成長階段,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將收獲一個更加完善的自我,實現真正的自我價值。他鼓勵大家在追尋真理的過程中尋找快樂,充實心靈。
王禹博同學結合自己的經歷分享了“勤奮”的三個方面。首先,勤要從思想層面開始。王禹博強調了設立目標的重要性,鼓勵同學們把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化為動力,將奮斗的過程看做風景。其次,勤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。王禹博將學習比作樹木成長的過程,樹木越是向往高處的陽光,根就越要扎向地底,學習也是一樣,想要取得質的飛躍,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,注重量的積累。最后,還需要與惰性斗爭。高效利用分散時間,克服惰怠心理,在點滴的付出中實現彎道超車。
掃描二維碼掃碼用手掌機看